2011/12/29

冷冽的驚悚:《雪人》

失蹤是一種曖昧不明的狀態,無論在哪個國家都一樣,失蹤事件多半是默默地發生,隨著時間流逝,再默默地被旁人遺忘。有些失蹤者再也沒有現身,不知生死、下落不明,宮部美幸的小說《模仿犯》、鍾孟宏的電影《第四張畫》、還有已成絕響的《龍紋身的女孩》說的都是和失蹤有關的故事。

這個主題的魅力在於,失蹤並不像兇殺案那麼直截了當,其背後的原因通常難以想像,而失蹤者的遭遇亦無從臆測,也許他們身上發生了極悲慘的事,但他們的親友卻還可以在心裡懷抱最後一絲希望,得不到解答的懸念甚至能持續終生。

276925_318249978203724_1667621351_n《雪人》是挪威犯罪小說天王尤.奈斯博的霍勒警探系列作品,性格緊繃壓抑到很難討人喜歡的霍勒警探這次面對的難題,就是一連串撲朔迷離的失蹤案。

事實上,每年都有許多婦女憑空失蹤,一如書裡的警察對家屬的制式回答,大多數的失蹤婦女其實是出於自願,她們厭倦了伴侶或日復一日的生活,在一時情緒催化下(有時再加上第三者的鼓吹),就這麼人間蒸發了,事前並沒有顯露任何跡象。

不過像這樣的案例,一段時間後,失蹤者通常會再度出現,因為她們只是累了,想從原來的生活裡暫時離開罷了。

故事開端是一封署名「雪人」的信件寄到哈利.霍勒警探的家裡,信上寫著謎語一般的短詩,引起了他的注意,接著他更進一步在幾起看似無關的失蹤案裡找到了相同的模式。

失蹤者都是有孩子的年輕婦女,在她們失蹤的前一夜,她們住家的院子裡都無端出現了一個雪人,樹枝當成雙臂,黑色卵石排成眼睛和牙齒。溫和無害的雪人原來是犯罪的預告。

哈利.霍勒直覺這些失蹤婦女全都不幸遇害了,但從來沒發現過屍體,直到有人在森林裡找到一個最血腥的雪人。雪人的頭不是雪球做成的,而是一顆被整齊砍下的女性人頭。

案情陷入膠著,頭部以外的屍體仍然不見蹤影,犯罪現場沒有留下血跡,警方的追查到處碰壁,哈利.霍勒的諸多假設一一被推翻,但他知道兇手就在不遠處,他還有機會阻止他的下一次犯案。

尤.奈斯博刻意塑造了個性「不落俗套」的系列作品主角,哈利.霍勒警探人緣不佳,永遠在艱難地對抗酒癮,他會游走法律邊緣恐嚇關係人以取得更多線索,表面強硬,但卻是個內心相當寂寞的可憐人,極度自抑的情感反而給身邊的人造成更大的壓力。他不是個迷人的角色,但你會不由自主被他堅忍的意志力所吸引,看著他硬生生殺出一條破案的血路,讓人忍不住要替他鼓掌叫好。

引人入勝的犯罪/推理小說一定要有出人意表的謎底,《雪人》這一點相當高明,劇情翻轉了許多次,但毫不牽強,一樣的證據換個角度思考,竟然可以得到全然不同的推論,超適合享受被電影最後一分鐘翻案嚇一跳的讀者。

千萬別被無害的書名騙了,其實《雪人》是本頗為殘忍、驚悚、恐怖的小說,毫無冷場的緊湊劇情更顯尤.奈斯博的功力不凡。同樣產自北歐,我喜歡《雪人》更勝不久前介紹過的《催眠》。

看來我偏好的,還是重口味。



◆ 作者:Jo Nesbo

◆ 譯者:林立仁

◆ 出版:漫遊者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