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8

關西其六:姬路

前情提要,本來的計劃是從大阪搭電車去神戶吃牛排,之後再繼續西行到姬路,但是在神戶迷路實在迷太大,牛排實在吃太久,和囧尼say goodbye 時已經是兩點半左右。

旅遊書上寫著姬路城只開放到下午四點,從神戶過去也要大約一個小時,本來有些想放棄了,但轉念一想就只差那一點路程,就賭看看旅遊書會不會是亂寫的……

總之我們到了姬路,出了車站直直往前走大概二十分鐘就會走到世界遺產姬路城。時間不等人,我們進入急行軍模式,但還是忍不住停下來拍幾張街景。



姬路是個步調緩慢、古意盎然的小地方,人車都有些稀少,街旁的建築仍有古風,時間接近四點,已經沒有正午時的悶熱,姬路顯得悠然宜人。

我們還是盡快趕到了姬路城,光是這護城河的規模就讓前一天我十分喜愛的大阪天守閣相形失色。



越過護城河,有一大石說明此地就是世界遺產姬路城。



雖然旅遊書亂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們也只是姑且過來看看,想不到……它真的亂寫。姬路城的夏季開放時間到五點半,我們還有很多時間可以慢慢繞。

幸好有來,但在進城處迎接我們的是這個姬路城娃娃。



吃了翻譯蒟蒻之後看懂它說的是,天守閣在整修中,所以不能進去。



的確是在整修中,是個遺憾,但是城很大,還是有別的地方可以走走看看。而且整修中的古城別有一番衝突的視覺效果,有種時光錯亂之感。



這是從下往上拍的城牆,呈往內縮的扇型構造,難以攀爬,有阻敵效果,兼顧力學原理使其能夠屹立數百年牢不可破,不愧其「日本第一名城」的美名。



當年建城時石材不夠,附近的百姓運來了家裡用不到的石材,就連石臼和壓醬缸的大石都拿來築牆,仔細一看還可以在城牆裡找到很多亂七八糟的石塊。

我覺得最神奇的就是石棺,因為石棺根本不是百姓家裡會有的東西,而是從日本的史前遺跡「古墳時期」出土的考古文物。幾百年前的人們不識其珍貴,就這樣把它們塞進牆裡,到了現代才有足夠的技術把石棺再從牆裡拔出來,重見天日。

赫然發現佐助家的家徽,這分明就是寫輪眼。



另一側的西之丸還是可以參觀,這邊是千姬和她為數眾多的女傭居住的地方。「土足嚴禁」是我在日本最不言即明的新學到漢字,就是叫你要脫鞋子。



西之丸是個很長很長的木造長廊,沿著走廊有很多凹進去的房間,是女傭睡覺的地方。



其實房間不小,採光不佳,但會有涼風從木頭窗框吹進來,有些房間還可以遠望天守閣。可以在這裡想像當年那群工蜂似的忙得團團轉女傭的心情。



因為整個建築物都是木造的,所以最怕火災。但是這個消防栓自己看來就很好燒的樣子。



走到最裡面的房間,驚! 低頭一看手錶,是4:44:44! (鄉民才懂。)



這些蠟像重現了千姬的生活,可以看出她養了一隻貓。每個人在昏暗的燈光下都被她們嚇了一跳,有鬼屋的效果。

說到鬼屋,就該是講鬼故事的時候了。

不曉得小時候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名叫阿菊的女傭受到陷害,壞人把城主的家傳之寶盤子藏了一個起來,污陷是她弄丟了,淒涼的阿菊就被丟進井裡殺死了。從此夜裡總有人聽見數盤子的聲音,「一個,兩個,三個……咦,怎麼少了一個……」

這個故事就是發生在這裡哦,莉莉安身後的菊井就是阿菊一案的兇殺現場,我們拍這張照片是想看看能不能拍到井裡伸出一隻手之類的靈異照片……



不過阿菊之後轉職成「於菊大明神」,上天當神去了,所以現在就算是半夜待在姬路城裡,也不會聽到數盤子的鬼話了。

走出姬路城,已經是黃昏了,護城河旁一排楊柳,水面光滑如鏡,夕陽映照其上,蘇轍說「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大約就是這等光景。egg 詩性大發,現場吟詩一句「日落千年姬路城」,然後後面三句就寫不出來了。





雖說她沒有作古詩的才能,但此行倒是發現她很有和洞洞拍照布景(不曉得這東西的名字是什麼)融為一體的才能。過兩天她在奈良又一次展露此長才,表情和布景實在搭配得天衣無縫。



回程電車上驚鴻一瞥拍下的,重點不是車窗上那個詭異的鹿人,而是窗外一閃而過的明石海峽大橋。



益智問答:世界上最長的吊橋是哪一座?

回答美國金門大橋的可以去後台領便當了,我都拍下來了,答案當然是日本的明石海峽大橋,總長度接近兩公里,比金門大橋還要長七百多公尺。

這串寫不完的遊記快結束了,下一篇寫奈良,這次去關西我最喜歡的一個地點。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