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5

《怪物》不怪,只是不被了解

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據信是史上第一本科幻小說,描述瘋狂科學家法蘭根斯坦(Frankenstein) 用屍塊拼湊出人造生命,他的實驗成品被稱作「Frankenstein's monster」,也就是《怪物》一書的原名。

所以一看見《怪物》的原文書名,就可以預料這是個和科學怪人有關的故事。

特別的是,這個故事是由科學怪人的第一人稱視角寫成,比起其他眾多的衍生作品,《怪物》彷彿提供了一個直接碰觸科學怪人內心世界的機會。

怪物一被創造出來就是成人,他沒有身上各部位原來主人的記憶,毫無選擇地被強迫賜予了生命。他的存在並不是他的錯,但世人都憎恨他,對他扭曲畸形的身體感到不理性的恐懼。

法蘭根斯坦非常後悔自己創造了怪物,於是窮盡畢生所能,希望能彌補犯下的過錯,也就是要殺了怪物,但最終還是死在怪物為求自保的反擊之下。

法蘭根斯坦死前將未能做到的遺憾託付給一名破冰船船長華頓,華頓遂答應替他完成遺志。經歷了十年和怪物交手的恐怖經驗,他的精神逐漸失常,取怪物性命成為他一生唯一重要的信念。

但怪物其實是無辜的。他對自己的命運感到憤怒,又因為無法擺脫華頓的窮追不捨而愈覺矛盾。他希望能像人一樣活著,但同時又極度厭惡自己潛藏的人性。他常自暴自棄地想,既然不被當成人看待,那就當一隻獸吧,但他卻連獸也當不成,他有太多人類才有的情緒,他會感到憐憫、疼愛、還有深刻的悲傷。

他就這樣擺盪在人與非人的邊界,只因為他不是自然的產物,他註定不配擁有靈魂。

怪物為了報復華頓殺了他心愛的女人,於是擄走華頓的外甥女莉莉,但莉莉卻遺傳了華頓家族的瘋癲,喜怒無常,以背德為樂,怪物想放她走時她偏要留下,想帶著她走她反而掙扎著要逃。她隱然成為怪物性慾的誘惑來源,而性慾正好是人與獸之間最模糊的界線,更加深了怪物的矛盾。

缺乏同理心的長年宿怨只能有悲劇式的結局,幸好最後怪物還是保住了人性,也因此換來一個被人群接納的希望。

就因為《怪物》採第一人稱視角,情感的轉折才能夠寫得這樣明目張膽,讀者往往會同情掙扎著想成為人的非人怪物,反而厭惡失去理智、所以也失去人性的華頓。莉莉更是全書的亮點,她不是個討人喜歡的角色,她的想法瘋癲而惡毒,卻能激發人之所以為人的反思。

整體而言,《怪物》是部細膩好看的經典致敬作品。我比較不能接受的倒是通篇小說除了前言之外全都採用日記體,先不論一名雖然熱愛讀書、但始終不太有書可讀的怪物能不能有如此優美的文采,過度小說化的用字要硬說是某人的日記,只讓我覺得像穿錯了鞋子一樣不對勁。

而且為了解釋怪物如何能一邊逃命又一邊抽出時間(還有找到紙筆)寫日記,三不五時怪物就要自述現在他躲在某處、趁著誰在睡覺、或是急急忙忙地寫下這段云云,實在雞肋。

如果能夠不硬套上「日記」的框架,我倒覺得也無損於這本小說的精彩。就這一點讓我稍嫌可惜。

◆ 原名:Frankenstein's Monster
◆ 作者:蘇姍.黑波爾.歐姬芙
◆ 譯者:蕭寶森
◆ 出版:小異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